跨域“云評審”:打破空間壁壘的評標實踐
--黑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跨市遠程異地評標工作圓滿成功
黑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(黑河市政府采購中心)
(2025年7月)
2025年6月17-18日,黑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聯合伊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,成功完成了愛輝區2024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7個標段的跨市遠程異地評標工作。此次項目依托黑龍江省“易彩虹”遠程異地評標系統,評審專家“一人一倉,多點分散”獨立評審,主副會場跨市協同,招標人、監督部門及交易中心全程線上監督見證,“三維協同”的全流程不見面評標體系,實現了全流程、多角色“物理隔離、云端協作、線上監管”的重大突破,為優化營商環境樹立了新標桿。
一是評審專家“一人一倉,多點分散”獨立評審。黑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打破傳統集中評標模式,設立數十個配備專業設備的獨立玻璃評標倉,每個倉體采用物理隔離,確保專家在封閉環境中獨立開展工作,隔絕外界干擾與交流可能。主會場4名評標專家報到后,中心工作人員將他們隨機分散在4個評標室的獨立評標倉,實現物理空間上的多點分散。專家在獨立評標倉內可調閱電子標書、在線完成評審并電子簽章,全過程音視頻監控留痕。
二是主副會場跨市協同。黑河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作為主會場,承擔項目總控調度、流程主導協調及主場地4名專家評審任務。伊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作為副會場,提供3名異地專家評審環境和技術保障。主、副會場間通過省評標系統、高清音視頻會議系統等技術手段,實現專家間如同“面對面”般的實時討論、協同評審和文件共覽。
三是招標人、監督部門及交易中心全程線上監督見證。招標人、監督部門、中心見證人員可全程、全景式在線監督見證評審活動的規范性、獨立性和公正性,實現“物理隔離、線上監督、全程留痕”,確保交易活動在公開、公平、公正的環境下進行,維護各方交易主體的合法權益。
此次跨市遠程異地評標的成功,不僅驗證了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的深度融合,更開辟了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的新范式。中心將以此次成功實踐為藍本,持續完善技術標準、優化服務流程、拓展合作網絡,推動該模式在更廣泛領域和項目中實現常態化、規范化運行,致力于構建更加陽光透明、高效便捷、成本節約、監管有力的智慧交易新生態,為激發市場活力、優化營商環境注入強勁動能。